非常感謝數(shù)字尾巴提供的眾測產品 —— K60 Pro,體驗周期約為一周,文章內外觀、屏幕、拍攝、性能體驗僅代表個人觀點,如有不同意見,歡迎友善交流,感謝~
隨著2023的到來,Redmi早早就拿出來了新一代的「焊門」神將 —— K60 Pro,這似乎是沒打算讓友商過個好年啊。作為Redmi品牌中定位最高的K系列,K60 Pro滿足了我對旗艦手機的要求。
- 國產最高水準的2K屏幕,120Hz高刷屏
- 高通8Gen2、LPDDR5X、USF4.0性能鐵三角
- IMX800 傳感器
- 120W有線快充+30W無線快充+大電池
- 出廠即有的MIUI14
而正是這些優(yōu)秀的體驗,共同構建了K60系列的“性能宇宙”。

一款屬于年輕人的配色
這次Redmi K60 Pro可以說是在機身上用上了許多巧思,4款配色在顏值和質感都很讓人印象深刻。無論是速度感和能量感直接拉滿的冠軍版,還是低調內斂的墨羽色,就連經典的陶瓷白,也能體現(xiàn)出一種科技與美學的恰到好處。

而我更喜歡「幽芒」這款新配色,薄荷綠可以說在一眾旗艦機里都是極少敢使用的配色,但是恰恰是這股動感朝氣且富有青春的力量,很符合K60 Pro「敢挑戰(zhàn),敢K.O」的定位。

背面的AG玻璃材質也做了特殊處理,不僅有一種細膩不沾指紋的磨砂手感,而且在不同的光線下會呈現(xiàn)出一種由綠至黃的漸變,細膩到有點布靈布靈的感覺,比較難出彩的綠色,突然就靈動起來了。

與以往系列不同的是,這一代“焊門員”選擇了更硬朗的線條設計,CNC加工配合金屬相機的DECO棱線,從側面看,機身的線條更有一種速度感。在握持感上,由于做了弧度處理,所以還是很貼合手掌的。

而后置的攝像頭模塊則使用了金屬材質蓋板,左右兩側做了一個斜邊處理,降低了因為升級相機模組后而帶來的厚重感,使得視覺效果看起來更加纖薄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中框采用了塑料材質,與背面的AG磨砂玻璃有一定的差異。


“卷起來了”
讓我覺得很驚喜的是,K60系列是為數(shù)不多在2千元價位實現(xiàn)了2K普及的機型。同時采用的也是國產中數(shù)一數(shù)二的華星光電2KOLED屏。首發(fā)的C6發(fā)光材料,除了在1400尼特峰值亮度上略低于1800尼特的三星E6材質外,細膩的畫面觀感、精準的色彩表現(xiàn)、久看不累的高頻調光都很難讓人聯(lián)想到這款屏幕會用于2K起步的機型。不由得驚呼一句:真的太卷了!

在開啟2K分辨率之后,像素密度可達526PPI,已經遠超「視網膜屏」的水準,類鉆的排列設計,觀感更加細膩。

同時,這也是一塊支持12BIT色深的屏幕,在觀看電影時,色彩的過渡表現(xiàn)要比同價位的10BIT屏幕看起來更加順滑自然,尤其是像容易出現(xiàn)斷層的天空、色彩比較復雜的部分,都能呈現(xiàn)出非常不錯的視覺效果。

K60 Pro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也支持了屏下指紋解鎖,雖然側邊指紋按壓解鎖的準確率和識別率會更高一些,但屏下指紋的一體性和美觀性是側邊指紋無法替代的。并且屏下指紋還支持心率監(jiān)測,四舍五入等于省了一個手環(huán)錢~ 解鎖速度實測下來,還是非??斓?,即便是濕手的狀態(tài)下,解鎖的準確率也比較高。
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自從“陽康”之后,也不知怎么了,眼睛對于頻閃變得非常敏感,之前使用的13 Pro Max看的時間略久一點,眼睛就得開始眨巴眨巴流眼淚了。但這塊2K屏,支持1920Hz的高頻PWM調光,并且通過了SGS的低視覺疲勞認證,實測連續(xù)刷劇7個小時,眼睛都沒有很酸脹的感覺。這塊屏幕還真有兩把“刷子”,我相信在之后的旗艦機里,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型用上這塊頂級國產屏幕。

你也許不再需要一臺電競版手機
還記得在K60 Pro還未發(fā)布之初,盧總就曾在微博上放出豪言:K60宇宙,取消「電競版」。此言一出,瞬間引起了某些電競手機品牌的暗諷,包括我,那個時候也在想,老話說得好「術業(yè)有專攻」,盧總這話說的是不是多少有些牛皮吹爆的意味。但直到我真正上手體驗之后,好家伙,殺瘋了!
自從高通換成了臺積電的4nm制程工藝之后,Redmi也不藏著掖著了,什么“狂暴引擎”、“最豪華的VC散熱”統(tǒng)統(tǒng)往上懟,與上一代8Gen1+相比,CPU性能提升了35%,能效提升了40%,就連GPU也能火力全開了,即便和蘋果最強的手機芯片A16,也能不落下風,這要是放在以前,真是想都不敢想。

不過是騾子是馬,還是要牽出來遛一遛的。
高通驍龍8Gen2,配合LPDDR5X+UFS4.0這套性能鐵三角。安兔兔跑分直接飆到131萬,雖然與官方描述的135萬還有一點小小的差距,但即便如此,在排行榜上也已經獨占鰲頭了,甚至要比同芯片的友商還要高出一丟丟,足可見Redmi在性能釋放上要更加激進徹底。

在著名“跑分軟件”原神測試下,K60 Pro給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,常規(guī)畫質下60幀的須彌城跑圖半小時,59.87幀,可以說K60 Pro幾乎是滿幀運行。幀率圖上幾乎沒有什么特別大的波動,只有在特別復雜的場景下,會有輕微的幀率變化,總體來說還是非常絲滑的,超大VC散熱面積所帶來的優(yōu)勢就在這個時候得到了體現(xiàn)。

王者榮耀則是更不必說了,幾乎是滿幀運行,僅在1小時的游戲測試里,完全沒有降過亮度,連機身溫度也沒有明顯上升。


狂暴引擎的調教+臺積電的工藝+超大的VC散熱系統(tǒng),終于讓K60系列不用再推出所謂的電競版。
除了性能強勁,充電表現(xiàn)也是當可圈可點。120W的超級閃充+30W的無線閃充,在澎湃P1芯片的加持下,打開充電加速功能,5分鐘即可從0充至39%,10分鐘即可充到60%,僅需2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一次充電。

再加上5000mAh的超大電池,從16:00開始,到1:00,僅測試時連接電腦USB充電10分鐘左右,全程9個小時的使用時間,經過游戲、長時間亮屏等高耗電動作過后,依然能保持53%的安全電量,對于我來說是相當夠用了。所以,誰說大電池和神仙秒沖不可兼得呢?

那么對于「無線充電」很多人都覺得沒有意義,對此我有一點小的看法。我甚至覺得K60 Pro擁有了無線充電之后,才能真正的被稱為一臺「全能旗艦」。無線充電的意義從來不是在你緊急需要的時候為你快速補電,而是你可以在辦公時、在家里時,可以隨手一放,利用好你的每一分鐘碎片時間,這才是無線充電的意義。
讓我感到驚喜的是,這次K60 Pro自帶的120W氮化鎵充電器,甚至要比我的100W充電器還要迷你。盡管如此我還是想再挑剔一點,如果能將Type-A改成Type-C那就更好了。


明顯提升的影像能力
喜聞樂見的是,K60 Pro并沒有使用這個價位常見的IMX766,而是采用了更高規(guī)格的IMX800,1/1.49英寸的尺寸,擁有比IMX766更大的進光量。除此之外,K60 Pro也繼承了「小米影像大腦2.0」算法,無論是在追焦能力還是在瞬間抓拍上,都有了明顯的提升。盡管這些功能,對是否能拍到大片并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,但一個舒服的拍照體驗,可以讓你更有欲望拿出K60 Pro來記錄生活,所以比設備更重要的是鏡頭背后的你。


在標準模式下,K60 Pro依然延續(xù)了照片風格明亮,高光、陰影層次鮮明的特點,色彩還原度也很不錯。


在夜景表現(xiàn)上,K60 Pro的表現(xiàn)相較于以前要好上不少。面對光線、色彩比較復雜的場景,K60 Pro可以做到精準還原,在對高光的壓制上也能做到比較適中,不會出現(xiàn)過度壓暗的情況。

夜景的畫面純凈度還是很不錯的,沒有出現(xiàn)發(fā)灰的跡象。將圖片的暗部放大,也沒有明顯的畫面涂抹痕跡。

這次K60 Pro也內置了7款膠片效果,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個功能的。因為很多時候,我只是想進行簡單的隨拍記錄生活,我并不想每一張照片都放進LR或者PS里去精修,但全都是輕快明亮的影像風格總顯得有些清水。

膠片相機這個時候就能很好地將照片風格化。例如KG200,清晰明快的影調和層次,艷麗的色彩,很適合去拍攝一些色彩復雜的場景;而我個人更喜歡V-250,藍色偏青,綠色偏黃,很適合冬季的風光攝影,冷暖的對比沖擊能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效果。(多圖預警)



拍完用來發(fā)個朋友圈,也不需要進行復雜的處理就能讓照片質感滿滿,這個功能簡直不要太好用。
當然,K60 Pro也并非是盡善盡美的。為了給主攝更好的體驗,K60 Pro在副攝上還是進行了一定的讓路。副攝配備了800萬像素的超廣角和200萬的微距鏡頭,在影調風格上與主攝保持了一致,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,超廣角的成像表現(xiàn)甚至還比我的預期要高不少,具體的可以看樣張表現(xiàn)。




K60 Pro內置的電影模式,配合V-250膠片濾鏡,可以輕松拍出具有電影感的照片,非常適合旅行記錄~


更加務實的性價比旗艦
我也玩過了許多旗艦手機,很多旗艦手機單純?yōu)榱似炫灦炫灐o論是用戶感知度深的還是淺的,一律通通拉滿,好像一切都是頂配才能稱之為旗艦,但成本的水漲船高最后卻只能由消費者買單。而K60 Pro則在用戶不同的感知度上進行升級,例如全系的2K的直屏,感光度更高的IMX800、可玩性很高的膠片相機,無線充電的普及以及配置拉到滿的性能鐵三角。這些,我相信一定是Redmi在價格與配置之前深思熟慮后所做出的選擇。

因此,如果你需要一臺少些花里胡哨,多些綜合表現(xiàn)的手機,不如考慮一下Redmi K60 Pro吧。
相關眾測體驗
吹響2K屏普及的沖鋒號,神U加持的性能先鋒:紅米K60E輕體驗
Redmi K60Pro,旗艦機“守門員”能守住2023嗎?
Redmi K60 Pro 體驗:補足短板,均衡全能的新任「旗艦守門員」
價低量足的甜品輕旗艦——Redmi K60E使用體驗
評論列表(已有0條評論)
熱門評論
最新評論